民國文人,百無一用。濟世無能,救國無方。欺世盜名,男盜女娼。面對侵略,或為漢奸,或為逃兵。胡適之流,甘當美狗。終生反共,毫無氣節(jié)。漢奸走狗,本性難移,熱炒民國,居心叵測。丑化歷史,褻瀆英雄 。美化汗奸,動搖國本。國要強盛,崇尚科學。精兵強武,厚待軍人,頌揚英雄。善待百姓,公平正義,懲惡揚善,祖國領(lǐng)士,寸土不讓,先禮后兵,武裝統(tǒng)一。百姓富足,萬民樂業(yè),太平盛世,國運昌盛,復興中華,萬世偉業(yè)。
歷史上有哪些寫“過年”的經(jīng)典詩詞和散文?
春節(jié)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一個節(jié)日。在中國的農(nóng)歷中,是以立春為歲首的,但在改朝換代中,一年的首月(正月)也在不斷變化中,直到漢朝,才正式確定一月為正月,一直沿用下來。古人把正月一日這一天稱為“上日”、“元日”、“正旦”、“元旦”,所以過年就是除夕和元旦的合稱,除舊歲,過新年。
辛亥革命后,中華民族開始使用公歷紀元法,和世界同步,但是祖宗留下來的節(jié)氣紀年法依舊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。為了區(qū)分開來,我們就稱公歷一月一日為元旦,一年之始,而立春前后的農(nóng)歷新年,稱為春節(jié)。
所以我們要看的“過年”的經(jīng)典詩詞和散文,實際上在古文中是寫“元日”或“元旦”的,凡是詩中提到“春節(jié)”這個稱謂的,其實都是近代詩文了。
關(guān)于過年的詩,最有名的當屬北宋大家王安石的《元日》: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
千門萬戶曈曈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“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(jīng)過去,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,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,都把舊的桃符取下?lián)Q上新的桃符?!?/p>
王安石變法伊始,信心百倍,適逢元日,看千家萬戶除舊迎新,有感于懷,做成此詩。抓住了過年時的三個特征:“爆竹”、“屠蘇”、“桃符”,既描寫了老百姓安居樂業(yè)的美好生活,也借機會抒發(fā)了自己用新法來造福王朝和百姓的決心。
不要以為是附會,王安石作為一個改革者,除了變法失敗后閑居至死的那小段日子,其他時間所有作的詩文都與政治有關(guān),他首先是個偉大的政治家,然后才寫詩文。
關(guān)于過年的詩文很多,囿于篇幅,我們再來看一首詞和散文(題主要求),姜夔的《鷓鴣天丁巳元日》:
柏綠椒紅事事新,隔籬燈影賀年人。三茅鐘動西窗曉,詩鬢無端又一春。
慵對客,緩開門,梅花閑伴老來身。嬌兒學做人間字,郁壘神荼寫未真。
姜夔,號白石道人,一生未仕,江湖飄零。詩詞以空靈含蓄,格律嚴謹著稱,是有宋一朝蘇軾之后難得一見的書,畫,詞,樂皆精的全才。但是沒有官運,科舉屢試屢敗。
“蒼柏青青,干椒紅彤彤,萬事更新,隔著籬笆,燈影重重,四處都是賀歲拜年的人。西山上的銅鐘敲響了,窗外漸漸破曉,一年春天就這樣來了。不想起身迎客,慢慢地開門,院子里點點寒梅相伴。小娃兒在學著畫門神,畫得卻不太像?!?/p>
郁壘、神荼是上古的兩位門神,也就是王安石詩里面“總把新桃換舊符”提到的“符”上面畫的像。相對于王荊公,白石道人的詞從自身環(huán)境入手,描述了一個小家院落的平常年節(jié),也抒發(fā)了自己一直未仕的閑散心態(tài)。
至于過年的散文,看看老舍的《北京的春節(jié)》,梁實秋的《北平年景》,魯迅的《祝?!?,周樹人的《過年的酒》,胡蘭成,豐子愷,林語堂都寫過有關(guān)過年的散文,大家都可以去讀來看看。
近代散文的魅力和詩詞又別有不同,這里就不贅述了。
一家之言,歡迎指正評論。
喜歡請點贊并關(guān)注,謝謝。